欢迎来到绿静资讯网

绿静资讯网
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回望母亲河

时间:2024-04-19 15:03:03 出处:百科阅读(143)

黄河,鉴往知来从世界屋脊出发,总书九曲蜿蜒,记学奔流入海,历史不舍昼夜。回望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母亲河,千百年来,鉴往知来黄河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,总书也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记学文明。

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,历史过青铜峡,回望河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,母亲全长397公里。鉴往知来8日下午,总书在宁夏考察调研的记学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,了解当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。

黄河在宁夏境内虽然不到其总长的十四分之一,但历史上早有“天下黄河富宁夏”之说。


△习近平宁夏行|天下黄河富宁夏

“宁夏川,两头子尖,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,金川银川米粮川。”千百年来,宁夏因黄河而生、因黄河而兴。历代开凿的引黄古渠千秋流润、惠泽至今,造就了宁夏平原丰富而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,也成就了“塞上江南”鱼米之乡的称号。


2017年10月,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,这也是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。国际灌排委员会称赞它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,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。


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在宁夏中卫,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与一泻千里的黄河相会,成就了王维的千古名句。中华黄河坛、中宁枸杞博物馆、灵武黄河书院、青铜峡黄河楼、银川黄河小镇,一批标志性建筑先后开工建设,为古老的黄河增添了新的风景。


黄河造就了宁夏平原,至今仍然以充沛的水源、肥沃的泥沙、丰盈的文化哺育着这块土地。

治理黄河一直是历代安民兴邦的大事。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“束水攻沙”,从汉武帝“瓠子堵口”到康熙帝把“河务、漕运”刻在宫廷的柱子上,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。


“黄河宁,天下平。”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、谋划于胸。


△2019年8月14日,朝霞下的黄河乾坤湾景色。

2019年8月,习近平来到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视察,他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曾经讲过,‘长江病了’,而且病得还不轻。今天我要说,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,水患频繁。”对于“生病”的母亲河,习近平一直念兹在兹。

“治理黄河,重在保护,要在治理。”对于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,习近平总书记在沿黄省区考察调研时尤为关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他满怀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,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,发表重要讲话,作出重要指示,为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掌舵领航。


“禹之决渎也,因水以为师。”从征服水、征服自然的本能冲动,到尊重规律、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,黄河治理的实践背后,体现出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之变。


“70年来,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,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。”去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,眺望黄河郑州段。他深刻指出:“实践证明,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,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,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。”



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,中华文明就像滚滚东流的黄河一样,奔腾不息。


早在上古时期,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。从传说中的河图、洛书,到《易经》《道德经》,到四书五经,这些中华文化元典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。在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,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华夏儿女的血管里,都奔流着一条黄河。


从二七大罢工到西路军西渡黄河,从大别山到桐柏山,从转战陕北到淮海战役,从焦裕禄的兰考到红旗渠的林州……中华儿女在拼搏奋斗中,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。


正如习近平所说,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。


长城、长江、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。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 

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。跟着总书记一起回望母亲河,从“三年两决口”到70年岁岁安澜,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,从拼搏奋斗中坚定文化自信,黄河,必将成为一条永远造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幸福河!
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